回到府中,李嗣兴先去马圈将黑妞给安置好,帮她梳理了一下毛发。
最近一段时间,府中来了几个侍女,佩姨正在对她们训话。
第一条规矩就是世子的书房不允许她们进去。
苏可儿被分配去负责侍候世子饮食,这个小姑娘有一手不错的厨艺。
当初离开广州的时候,苏文灿找到李嗣兴提出了这个请求。
李嗣兴自然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。
因此他不好拒绝,不过为了平衡,他不仅仅收了苏可儿。
还收了腾越董家的董小婉,腾越的董掌柜早就有意将自家的闺女送到李嗣兴的身边做侍女,不过当初被李嗣兴拒绝。
因为他的身边已经有一个出身腾越商会的马利。
但是现在马利已经成为他手下大将,不能再作为双方联系的纽带使用了。
于是他趁此机会将董小宛也给收了。
“殿下回来了。”李嗣兴一回到后院,就有人回报。
院子里面很热闹,一群女人站在那里围着什么东西看。
自从那两位公主住到滇京之后,这晋王府就少有安静的时候。
佩姨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倨傲,经常邀请一些公侯家眷到府中做客。
这些事情,李嗣兴照例是不管的。
“兴哥哥,兴哥哥……”马媛还是那个样子,兴冲冲地跑到李嗣兴的边上。
“你们在做什么?”李嗣兴问道。
“看猴戏啊,是那拉公主带来的。”
李嗣兴凑上前去,这些女子一个个躬身向两边退。
李嗣兴示意大家不要拘束,继续观看。
原来几个脸上画的跟猴子一般的女人正在跳舞。
这舞蹈的动作就是模仿自猴子,不过这些女人身体暴露,很多关键部位都是画的水彩遮挡。
李嗣兴瞄了一眼就走开了。
回头正好看到那个暹罗的公主那拉。
“那拉公主。”
李嗣兴打了个招呼。
“见过世子殿下。”这那拉公主一段时间不见,竟然也穿上了一身汉家姑娘的衣服,头上也是汉家姑娘的发髻。
这样看来与汉女也没有什么不同,那双圆圆的眼睛还是蛮灵动的。
“殿下。”这时,头发有些卷曲的迦罗娜公主也走了过来。
李嗣兴心中暗道不好,聊了两句赶紧推说有事儿离开了。
“你看,殿下是不是讨厌你,你一来殿下就走了,刚刚你不在的时候,殿下跟我聊的很开心。”那拉瞥了一眼迦罗娜道。
“我当初跟殿下认识的时候,某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呢。殿下明明是不喜欢你带来的猴子戏,那些母猴子身体暴露,不符合中原礼仪,所以世子殿下才不愿意在这里多呆的。”迦罗娜反唇相讥。
“两位公主姐姐,你们别吵了,我知道你们都想嫁给兴哥哥,你们放心吧,我会同意的,只要我同意了就行,因为我是主母。”这个时候马媛突然出现在两人中间。
“不过咱们中原女子出嫁都是要准备嫁妆的,嫁妆的多少意味着你今后在家中的地位,你们懂不?”
两位公主都知道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。
这位也是晋王府的常客。
而且一直是以未来的主母自居。只是这年龄看起来有些小啊。
这么开放的小姑娘也与一般汉家姑娘不同。
“我暹罗国有大象万头,稻田亿万顷,我兄长每年都向大明进贡几十船的稻米。以后还会将整个兰纳作为我的嫁妆,宝石金银更是不计其数。”小公主那拉道。
迦罗娜不甘示弱:“你这算什么,我父王将整个东吁都送给世子殿下了,有本事让你哥哥将暹罗献土给大明啊。”
“你们东吁明明是被世子殿下打下来的。”
……
两位公主又开始争了起来。
而那个人畜无害的马媛小姑娘却笑得眼睛都弯了。
不远处,她养的那只猴子正在跟着几个跳猴戏的女人后边笔画。
不时会有一个贵妇赏个水果给它。
她们的男人现在都跟着晋王在外面征战。
这些人被分了府邸,家中男人的薪饷现在也都直接送到她们的手中。
这些人现在可是整个滇京城中最闲的一群人。
以前明军四处转战,这些家属也都随着男人在外面流落,生活艰苦,现在终于稳定了下来,他们对晋王还是非常感激的。
滇京的那些府邸,都是李嗣兴出钱修缮,然后分给他们的。
而这些人也以能够到晋王府中串门为荣。
“佩姨啊,咱们府上都成了庙会了。”到了书房,刚刚坐下,李嗣兴就对佩姨抱怨道。
“不是你让姨我帮你笼络人心吗?那些人可都是你父王手下大将的家眷,是谁说枕边风是最强大的风。”佩姨笑道。
“唉,那你们女人聚在一起不是应该绣绣花、吟吟诗吗?那样多优雅。”
“你父王麾下都是些粗人,那些泥腿子出身的人家眷能怎么样?她们就好这些,我能咋办。”
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轻盈的脚步声。
“姑姑,殿下的下午茶好了,要奴婢送进去吗?”
苏可儿的声音很轻柔,让人听了非常舒服。
“给我吧。”佩姨走了过去,伸手接过托盘。
佩姨对这两个贴身的丫鬟一直都是比较严肃的。
苏可儿和董小婉对佩姨也非常尊重。
“佩姨,她们以前在家中说不定也是被人宠着的丫头。没必要要求太高,你知道我有没有人侍候都无所谓的,主要是为了安那些老鬼的心。”
见到苏可儿低着头离开,李嗣兴才对佩姨说道。
“你小子倒是会怜香惜玉,不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我看你最后八成是要做大位的,这宅子中的女人还不知道要有多少,总要先压着她们,否则以后也不好管。”
“对了,佩姨,今年春节,我准备筹备一场庆典,到时候那些女眷就由你组织,多安排写节目,不要怕花钱,这一年来大家都不容易,要让大家过一个好年。”李嗣兴道。
已经进入腊月,在这个时代,昆明城都要穿棉衣。
李嗣兴已经让人在布置。
这些天,滇京的主干道上多出了一根根柱子。
柱子上安装了由昂贵的玻璃制成的风灯。
很快,昆明城就将点亮路灯。
这自然得益于仁安羌油田的开采,李嗣兴手中已经有了空余的煤油。
PS:求月票,求推荐票!
喜欢我带明末回汉唐请大家收藏:(www.153xs.com)我带明末回汉唐153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