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,马忠又一一介绍了其他的几位理事,这些人几乎涵盖了董刘邓李王寸尹马这腾越的八大家族。
加上马忠这个常务理事,一共是八大理事,而李嗣兴竟然担任了这个商会的名誉会长,这让众人心中都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这相当于是李嗣兴明摆着帮商人们站台了。
在大明朝,甚至是历史上都不曾有过。
“诸位,今天的事情,算是大家帮了本世子一个忙,不是大家的话,展销会没有那么容易成功。”
“本世子已经在叠水河建立一个超大型的工坊区,今后这些商品都将出自工坊区。其实这个工坊区还生产机器。在这里我可以跟你们透个底,我们的纺车的效率至少是现在普通百姓家中的五倍以上,我们缫丝机、织布机都将更加的高效。”
“跟大家说这些,是想让你们提前布局,棉花和蚕茧要提前布局收购的渠道,或者是自己种植。”
要是这个展销会之前,李嗣兴说自己的机器这么厉害,这些商人是不会相信的。
但是现在这些人绝对相信,能够作出这么多精巧之物的李嗣兴,自然能够作出更好的机器。
“董掌柜,我会让人去帮你改造煤矿,你的产量还不够一个工坊区使用,我后面需要大量的煤炭,光用木炭,用不了几年这些山就要秃了。”李嗣兴对一个瘦高的男子说道,此人正是当地最大的采矿商人董良栋。
李嗣兴现在最紧缺的就是粮食、矿产,还有优质的木材。
他又看向木材商人邓昌,邓家是做木材家具生意为主。
这些人的生意都不是单一的,但是都有自己的侧重点。
“邓掌柜,我这里需要大量的铁力木,这东西主要在孟连和车里地区,你去帮我搞来一批,多多益善,我按照市价给你。”
在了解完诸人的情况之后,李嗣兴开始跟这些人谈起了生意。
他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将工坊区给建立起来,只有商品生产出来了,才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价值。
现在发展的那些经销商,都还在排队等着李嗣兴的商品出来呢。
如果大规模的生产,现在的原材料就不够了。
“刚才跟大家说的那些都是小生意。”李嗣兴不动声色地说道。
这八位商贾也都是见过世面的,李嗣兴刚才说的那些生意,哪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大生意,到了李嗣兴的嘴中却都成了小生意。
“大家知道,这个世界上做什么生意是最赚钱的吗?”
这个问题拿到后世去问一个初中生也许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。
李嗣兴这么问,但是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没有说话。
这个可不好说,赚钱的行当多着是了,有人说打仗最赚钱,可以直接抢啊,不过那不算买卖。
“做钱的生意,是最赚钱的。”李嗣兴拍了一下巴掌,顿时有一个少女端来一个红木做的托盘,托盘上放着红色的绸布。
再往上是一排金灿灿的铜钱,还有明晃晃的银元。
欧洲人已经开始铸造金银质地的货币,这种银元,大家自然是认识的。
李嗣兴拿起来一块银元,上面很简单,没有永历通宝,没有大明元宝,只有两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诶字“一两”。
八位理事,每一个人都拿了一枚银币在手中打量。
只见李嗣兴抄起一枚在嘴前猛地一吹,随后他将这块银元放在耳边。
一阵嗡嗡嗡的风鸣声传来。跟小时候家中存的那块袁大头的声音一样。
李嗣兴知道,只有当铜锡银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,才会出现风鸣的声音。
其他几位理事也都将银元放在耳边听。
李嗣兴之所以没有在这款银元上印上特别的标识,是希望他能够在周边的土邦,甚至是满清的控制区同样流通。
如果他印上了永历通宝之类的文字,或者是将李定国的头像印上去,那么满清的控制区谁敢持有啊。
“殿下,您的意思是印钱?”马忠问道,他说的这货币自然是指金属货币,以大明现在的糟糕情形,纸币是没有任何信用价值的。
“如果我说银元就值一两银子,你们信不信。”
一旁的老爷子刘文元掂量了一下说道:“这分量差不多一两,老朽的这双手做生意久了,比秤还准。”
“刘老说的没错,这分量足,造型也好看,如果是我,也愿意拿一两碎银子来换,即使是花点火耗都行。”矿主董良栋附和道。
“那我跟大家透个底吧,这里面只有九成的银子,另外加了其他的东西。比如我现在有九万两银子,铸造城银币,就是十万两。”
“如果我们以腾越为中心,将这种银币推广到暹罗、东吁、甚至是莫卧儿去,将他们的银子都换成我们的银币,最后我们能够赚多少钱?”
“这是一笔大生意,稳赚不赔,所以本世子准备拉着大家伙一起做。”
李嗣兴扫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:“咱们成立一家四海钱庄,我让户部给钱庄授权铸造货币,以后我们一起将这门生意做起来。”
“当然了,铸币只是一项业务,我们还可以承担存储汇兑的业务。以后商人出门不需要带银子,只要存到我们钱庄,他到任意一家四海钱庄都可以将钱给取了。”李嗣兴说道。
这个业务,在做的几位其实也知道,中原的商人早就已经在做了,只是西南这里偏僻没人做这件事情。
李嗣兴说的这个业务邮驿司也会做,但是李嗣兴希望能够有官办和商办两家竞争。
“这个钱庄的投资比较大,收益也没有那么快,我不勉强诸位。如果你不参加四海钱庄的话,也可以考虑四海商行,这个商行,我准备专门打造起来进行对外贸易。”
李嗣兴成立腾越商会的最大目的,还是要团结当地的资本,这样他能够迅速地将生意给做大。
“大家也都看到了,今天的这些商品,今后都将从工坊区生产。我准备将工坊区的股本一半留给工部,一半拿出来交给四海商行,同时四海商行也将参与到工坊区的管理中去。”
如果仅仅是对外贸易,在在座的各位商人看来没什么,跟他们的很多业务都是重合的,但是李嗣兴说要让商行控制半个工坊区,众人顿时来了兴趣。
接下来就是商量各家出钱多少的事情了。
李嗣兴已经有了三百万两白银,这些银子铸造成银币还能多出几十万两来。
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。
喜欢我带明末回汉唐请大家收藏:(www.153xs.com)我带明末回汉唐153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